包头马拉松劝退最后一名 志愿者想早点下班
日前,在包头马拉松赛上,最后一名遭“劝退”超越赛事本身,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事件的经过是在抱头马拉松赛上,志愿者轮番“劝退”跑在最后一名的参赛者,还拍抖音“嘲笑”。 他们给出的理由是:最后一名迟迟不能完赛,导致道路无法早点解封,更有有网友附和说,这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
不过,据现场参与者介绍,这位跑在最后一名的参赛者并没有超出赛事规定的关门时间。换而言之,即便当时他是最后一名,也在规定的时间范围之内,即便不能完赛,他也没有遭到劝退的理由。拿“占用公共资源”一说来进行批判,实在有些过,将其传上社交媒体,这更是错上加错
在该视频的留言中,作者表示先后有10个劝导员劝最后一名选手上车,“我困得睡了一觉,睁眼他还在走。”该视频作者自己曾在留言中表示,当时还没有到关门时间,因此不能强制要求选手结束比赛,只能“劝退”。
最终这名参赛者还是未能完赛选择了退出,但这则视频所展现出的“嘲笑”态度却在网络上发酵,视频作者随后也删除了这一视频。
据悉,2019包头首届国际马拉松共有1.5万人参加,无论出发点如何,志愿者的行为明显有着不妥之处。当前,中国马拉松运动层出不穷,前有把香皂当面包事件,后有抄近道、冲线后工作人员拉选手等业余情况发生,更有丢国旗的乱象,加上此番“劝退”最后一名选手,看来,马拉松组织者的自身修养还得提高才行。
包头马拉松志愿者劝退最后一名选手 合理吗?
据媒体报道,8月18日清晨,2019包头首届国际马拉松在包头市鸣枪起跑。赛后,一名医疗志愿者在某视频平台上发布了一则视频,内容是在一辆大巴车里拍摄的赛道上的最后一名选手,视频的配文是:“包头首届马拉松赛最后一名,就要坚持走着回去,全市人民都在等着他解封道路”。对此,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这是赛事志愿者的单独行为,并不是出于赛事组委会的“命令”。截至目前,赛事方并未给出官方表态。
这些志愿者的想法可以理解,这名参赛者如果退赛,他们的工作就结束了,算是完成了当天的任务。在心理感受上,一位远远落后于别人的跑者显得非常突兀,对这些志愿者的内心是一种煎熬。
他们也有非常“正当”的解释:最后一名参赛者迟迟不能完赛,导致道路迟迟无法解封,这给人一种“浪费公共资源”的印象。如果他退赛了,交通马上恢复正常,也会把比赛对公共的影响降到最低。
这种想法看似有一种朴素的合理性,但是用到马拉松比赛上却是错误的。
一场马拉松比赛,一般封路都有一个固定的时间(6小时),这相当于赛事主办方和每一个参赛者订的契约。在这个“关门时间”内,即便是最后一名,也可以从容跑完。在这之前终止选手的比赛资格,相当于违约。
对赛事主办方来说,服务到最后,不仅是“契约”精神的体现,也是基本的“职业道德”。对于赛事主办方来说,践行马拉松精神,就是要把赛事服务尽善尽美地坚持到最后。有时候,看上去这可能是一种浪费,但这种仪式感却正是马拉松精神的体现。
这些志愿者显然缺乏契约精神,他们遵循的是“尽量减少麻烦”的逻辑,想早点让比赛场地恢复到日常状态。这种想法其实是相当功利的:既然成绩已经排到最后,不如早点结束吧。
虽然服务于马拉松,在赛前应该也接受过相应的培训,但是这些志愿者显然没有搞清楚城市马拉松到底是什么。
跑马拉松,更多是“一个人的运动”。一个人自掏腰包到外地参加比赛,付出不小的经济损失和时间成本,并不是要为了和谁竞争,甚至可能也不是为了冲刺奖牌,而是要挑战自我、挑战极限。他们的目的是为了“完赛”,甚至都未必要完赛,只是要来挑战自己上一次的成绩。
因此,每一个参赛者都应该受到尊重,每一个“个体”的梦想和坚持也都值得尊重。国内外不少跑步赛事,对个人能力不足或当天状态确实不佳的参赛者有所“照顾”——如果参赛者无法在关门时间内完赛,虽然没有官方成绩,但也能在通过终点后拿到完赛奖牌,就是这个道理。
近年来,我国的马拉松比赛蔚为风行,很多城市都在举办马拉松比赛。许多城市管理者看中的是马拉松的城市推广功能,为此不惜花重金投入,这类目的纵然“功利”,却无碍达成多赢局面——前提是,提供规范的赛事服务,与马拉松精神相向而行。
但从部分地方马拉松比赛不专业现象看,让马拉松比赛更多地回归最朴素的体育精神,少些噪音和乱象,依旧有不少功课要做。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