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将实施十年禁捕期

我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将实施十年禁捕期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淡水湖,其水面资源和渔业资源丰富。为保护鄱阳湖区生物资源,江西省将从2021年1月1日0时起,对鄱阳湖区全面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生产性捕捞,禁捕期暂定10年。同时,对同样列入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的水生生物保护区和长江干流江西段从2020年1月1日0时起禁捕。实施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将有效缓解长江生物资源衰退和生物多样性下降危机。

官宣:鄱阳湖自2020年起将全面“禁捕”10年,得到不少网友点赞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同时也是我国境内有名的旅游胜地,这里自然资源丰富,风景优美,地理位置优越,吸引着不少游客前来。有人觉得鄱阳湖自2020年起就禁捕,对渔民有着很大的影响,其实国家自有安排,这十年间是为了保持生态平衡,让鄱阳湖有时间去恢复,也让湖里的鱼群,不遭到严重的破坏,对于鄱阳湖来说是没有坏处的。

官方声明,3月1日起,长江珠海流域又将开始实施春季禁捕,2月28日从省渔政部门获悉,归属省将于3月1日在长江九江市湖口县西门老渡口,举行长江省2019年长江流域禁捕期同步执法行动启动仪式。同时结合鄱阳湖二桥生态补偿项目,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

从2020年1月1日0时起,江西省水生生物保护区和长江干流江西段全面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生产性捕捞;从2021年1月1日0时起,鄱阳湖区全面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生产性捕捞。全省水生生物保护区实行长期禁捕,长江干流江西段和鄱阳湖禁捕期暂定为10年。

鄱阳湖为何禁捕:

鄱阳湖是长江最大的具有过水性、吞吐性、季节性的通江湖泊,是国际上认定的最大规模生物及动物多样性的湿地之一,流域面积为16万2000多平方公里,湖滩草洲及水域有300多种鸟类栖息繁衍,浮游动物180多种,底栖动物100种左右,鱼类140种,属国家N级保护动物有白鲟和中华鲟,O级动物胭脂鱼,承担着长江洪水的调蓄任务,对长江中下游防洪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但是由于近一些年来该地区降雨量偏少、长江上游来水异常偏低、周期性变化引起的干旱,十几万渔民几千条渔船的过度捕捞,天然捕鱼量已不足30000吨,捕捞强度远远超过了生物资源可承受的范围;其次农田灌溉与鄱阳湖水系是相互交错的一个整体,农田中大量使用的化肥和农药的残存物可以很容易的进入沟汊、河流、湖泊造成污染,所以现在已出现了水土流失、水质污染、土壤退化、水旱灾害频繁、生物入侵、生物多样性锐减、血吸虫危害等已严重威胁到周边200多万人口的生存质量。所以现在所面临的局面就是:资源越捕越少,生态越捕越糟,渔民越捕越穷。

渔民出路何在:

这方面国家采取了对渔民平时生活的财政补贴、同时在禁渔期加大补贴的方式加以解决。这些补贴给渔民提供了一定的经济来源和一定们生活保障,实际上也是作为对渔民的一种约束,如果渔民一旦违规就会丧失补贴权,客观上也减少了渔民非法捕捞的数量。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率先在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实现全面禁捕”,就是要把保护区的渔民进行迁移,然后再陆续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在此过程中培训出一些身体好、素质高、表现好的渔民转为职业守护资源的“护鱼员”,同时动员拿了政府补贴的渔民参与护鱼行动。因为很多渔民对长江有很深的感情,对保护长江有很高的积极性,并且十分了解当地地形和捕鱼套路,发动这部分力量,让捕鱼人变护鱼人,既解决渔民“上岸”问题,又强化了监管力量,提高了社会参与度。

渔民户口没有土地,没办到捕捞证,鄱阳湖禁渔十年有没有补偿

1.土地征收补偿有明确的规定的,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 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

2.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单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数量计算。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顷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十五倍。

3.征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规定。

4.被征收土地上的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征收城市郊区的菜地,用地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