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质疑鹬蚌相争 勇气可嘉还是杠精附身?

11岁学生质疑鹬蚌相争

“蚌的肉被鸟的嘴夹住了,蚌又用壳把鸟的嘴反夹住了,那么,它们是怎么开口说话的?”一网友在重庆垫江老家受到11岁侄儿黄圣凯的“灵魂考问”。上五年级的黄圣凯对语文课本中“鹬蚌相争”相关内容的逻辑性提出质疑,但老师说“更应关注寓言故事中的道理”。该网友查了资料后仍无法解释,最后把这个“考问”发到了朋友圈。孩子对课本知识较真的精神获得不少点赞,但也有人认为小孩没必要这么“认真”。

学生质疑鹬蚌相争 勇气可嘉还是杠精附身?

11岁小学生对教科书里的内容大胆提出质疑,勇气可嘉

质疑是最基本的科学精神之一,是一个人养成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思辨意识不可或缺的“硬核”。小学生敢于对教科书里的内容提出合理质疑,无疑是件好事。往小了说,孩子这是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往大了说,这就是在挑战权威。孟夫子早就教诲我们读书要善于独立思考,并谆谆告诫: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然,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很多大中小学生都缺乏探索、质疑精神,过度迷信教材和老师,教材写啥就信啥,老师说啥就是啥,怯于去怀疑和否定,即便有些学生心中有疑问,也不见得有胆量说出来。

事实上,近年来,教材中类似的低级错误并不鲜见。如小学教科书的插图中,屈原、祖冲之的衣襟被穿反,荀子坐在凳子上读纸质书,韩愈的生卒年被搞错只活了15年,宋代知县穿紫袍等等。倘若没有一点批判性思维和质疑精神,照本宣科,照单全收,岂不是把教科书里的错误都一同给吸收了?鉴于此,很多时候,比起知识的传授,教会孩子科学批判和理性质疑的思考显得更加重要。

学生质疑鹬蚌相争 勇气可嘉还是杠精附身?

当然,作为中小学教材的编写者,在编写、出版的过程应该尽可能做到审慎和严密,避免低级错误再出现。毕竟,孩子在把正确的观念内化为自身信念的时候,如果发现支撑这个正确观念的事实本身是虚假的,他们会连带着对观念本身的正确性产生怀疑。

但是有人不认可此事:“这个我不同意你的观点,这个成语故事古已有之,按你的观点,它们都是不能说话的,这个成语不能成立了。

还有人认为:“(11岁学生)杠的过分了。我一直认为质疑一个传说和寓言是毫无意义的。早就不新鲜了。小时候很多人质疑愚公移山。老师就跟我们说。这个故事是想告诉人们坚持不懈的道理。纠结开山方法走了偏轨。质疑是一种值得提倡的精神。但有价值的质疑是建立在深厚的知识和无数次的试验上的。若只是挑毛病。我敢说每一篇叙事古文甚至现代文都能挑出来。包括史记。想杠还不容易?拿这个来说。就算两者能开口说话。两种动物语言也是不通的。但是这有什么意义”

网友们的逻辑是,如果是幼儿园的小朋友这么质疑可以理解,但这位小朋友已经11岁,读五年级了,怎么还能提出这么幼稚的质疑?而且寓言故事本身就不是真的,重在教化,看寓言故事还能杠,说明是无脑杠精。

而我们大人面对小朋友的这种质疑,可以靠历史背景知识解释,可以保留意见,上来就丢一顶杠精的帽子,这岂不是小明与老师的笑话段子里,老师被怼无语后的表现?不讲理,先滚出去再说,解释不来,“你是杠精,鉴定完毕”就万事大吉,这是真正的鸵鸟行为。

其实语文不是历史,语文课文本来就存在两种类型,写实文体和虚拟文学。但小学教材被频繁质疑谁要反思?

一是教材编写单位要反思。事实上,教材编写错误并非只是个例,而是屡有发生。如小学教科书的插图中,屈原、祖冲之的衣襟被穿反;荀子坐在凳子上读那个时代不可能有的纸质书;韩愈的生卒年被搞错,只活了15年;李白的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变成“我寄悉心与明月”等等。既然有这些问题出现,就需要我们编写教材的人员本着严谨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把教材编写工作做实做细,让每篇文章,每个字词句段都能经得起推敲,没有瑕疵。

二是读者要反思。虽说现在我们身处快节奏的新时代,但对文字阅读和理解也不能仅仅停留在表层,还必须有一丝不苟的阅读心境和态度。一目十行,草草收场的阅读,只能说明你心境浮躁,缺少定力和合理思考,最后反映在阅读上就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让错误的思绪,错误的逻辑占据一席之地。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